-
最新消息大溪日和—生態物流環境教育AR體驗了解更多
-
最新消息生態物流白皮書了解更多
-
活動訊息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 六都共同探討地方治理新挑戰了解更多
-
活動訊息桃園市參與生態物流與城市低碳運輸論壇 分享地方實務了解更多
-
活動訊息桃園推廣餘氫回收再利用 氫能發展跨界合作
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我國「2050淨零碳排路徑」指出,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,因此「去碳電力」將是首要,2050年再生能源要占六至七成,傳統火力發電也必須搭配碳捕捉技術,國發會提出淨零12項戰略其中一項便是氫能。然而,過往工業餘氫常常直接排放掉,或是石化業者利用氫氣作為熱電共生的燃料,但近年越來越重視淨零碳排,如何循環利用工業餘氫日益受重視。
了解更多 -
活動訊息企業永續管理師聯誼會參訪大溪寧靜轉運站
隨著企業對於永續發展逐漸重視,ESG(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)、永續管理也成為企業十分重要的一環,永續管理師有利於企業的跨部門或跨業別學習與良性競爭,更掌握了最新產業議題與趨勢,有助於建構永續社會、打造優良企業。 企業永續管理師聯誼會於9月30日前來大溪低碳寧靜轉運站參訪,透過環教老師的導覽,實際了解轉運站的運作模式與物流產業最新的低碳、永續解決方案。
了解更多 -
活動訊息桃園參與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 以實績展現低碳永續雄心
桃園市參與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策展,並於今(12)日由鄭文燦市長為桃園館開幕。本次策展以「永續行動 桃園淨零」為主題規劃,展館內容包含「永續發展」、「低碳城市」、「生態物流」、「循環經濟」等4大成果展區,展現桃園推動低碳永續發展成果。策展期間桃園館也連續三天辦理不同的主題活動,包含:生態物流專題座談、悠遊桃園海岸及永續環教DIY等活動,並提供減碳小樹苗等宣導品,歡迎民眾一同參與。 市長鄭文燦表示,為落實桃園市低碳綠色、健康宜居、智慧韌性及永續發展理念,升格後即推出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,設立綠色城市推動小組,並在2021年成立「桃園市政府永續發展會」,皆由市長親自擔任召集人,並外聘產官學研等相關領域的專家提供建言,透過市府同仁與市民的共同努力,讓桃園有了許多的改變。 市長鄭文燦指出,由於桃園市轉型經驗值得讓更多國家友人作為參考,因此桃園也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在2020年首次發布桃園市地方自願檢視報告(Voluntary Local Review, VLR),並於今年推出VLR 2.0版,基於桃園各項環境背景與條件,聚焦10大亮點,包含防疫、消防安全、多元文化、社會住宅、地方創生、文化資產、教育、公園運動、永續環境與淨零碳排。 此外,市長鄭文燦也受邀在本次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中,進行永續城市分享,在社會力方面,規劃完善的社福政策,自升格以來,人口成長超過22萬,六都第一。在經濟力方面,截至111年5月底,落地桃園投資3,066億元,占全台總投資金額18 %,為全國之冠,工業產值達16兆6,223億元,全國第一。在環境力的部分,桃園積極發展推動綠色能源,截至111年5月止,桃園再生能源容量703MW,其中太陽光電為467MW,為北部縣市最高,較升格前成長約90倍。我們也提出桃園2050淨零路徑,透過有效的整合六大部門減碳策略,與產官學界共同合作,並運用公私協力,讓桃園綠色城市轉型成零碳城市。 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,此次桃園館策展主題是以「永續行動 桃園淨零」為主軸,分別設計「永續發展、低碳城市、生態物流、循環經濟」展區,由永續發展17核心項目,延伸各項亮點政策,包含綠電城市、生質能中心、智慧路燈、河川治理與改善的串聯、生態物流六大示範區、低碳運輸、海廢再利用、固體再生燃料(SRF)技術等,以靜態搭配動態方式,讓政策活潑且親民,使民眾容易理解。 環保局長呂理德說明,桃園推動永續發展成果獲各界肯定,今年將桃園更多的執行成果提出,參與2022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,在宜居永續城市項目中獲得「卓越城市獎項」,以及市府在台灣永續行動獎項目中取得1金3銅獎項,包含:桃園發展低碳綠色城市(金獎)、由廢轉能桃園生質能(銅獎)、桃園農地土壤污染改善及建置桃園海岸環教廊帶(銅獎)。 最後,市長鄭文燦表示,桃園在努力實踐永續發展與低碳城市的道路上,碳排放量已經較升格前下降16.75%,我們將持續善盡地球公民的義務,堅定地實踐SDGs的願景與目標,打造桃園成為一座友善共好的永續城市。 今日桃園市長鄭文燦、市府環保局長呂理德、研考會主委吳君婷、經發局長郭裕信、資科局長余宛如、農業局長郭承泉、交通局長劉慶豐、地政局長蔡金鐘、水務局長劉振宇、工務局長賴宇亭、環保局副局長陳增祥、江育德、地稅局副局長蘇蔚芳、教育局專門委員呂銘洋、海岸管理工程處長林立昌、環境清潔稽查大隊長羅文林等均一同出席「桃園館」開幕式。
了解更多 -
最新消息「龜山三環空氣品質維護區」111年10月1日正式實施,打造全國首座醫療院區空氣品質維護區
桃園市長鄭文燦今(5)日上午前往龜山區,出席「龜山三環空氣品質維護區暨柴油車管制成果」記者會。鄭市長表示,考量中華郵政物流園區將成為北台灣郵件處理中心,且華亞科技園區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也具有大量的物流運輸需求,因此,繼去(110)年市府劃設第一處「桃園國際機場空氣品質維護區」後,今(111)年再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、郵政物流與華亞科技園區劃設為「龜山三環空氣品質維護區」,不僅打造全國首座醫療院區空氣品質維護區,也代表桃園在減碳、減空污方面又邁向更創新的一步。 鄭市長指出,「龜山三環空氣品質維護區」將於今(111)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,凡是88年6月30日以前出廠的柴油大客貨車進入空氣品質維護區,應取得查證日前一年內排煙檢測合格證明;若未合格逕行進入者,將依據《空氣污染防制法》第76條第2項規定,最高處6萬元罰鍰。鄭市長也提醒,車主車輛若檢測不合格,在宣導期間應儘速取得自主管理標章,或是透過移動式檢測服務取得檢測合格紀錄,以免受罰。 鄭市長談及,減碳、減排是桃園低碳轉型的目標,在整體環保績效中,桃園持續交出好成績,尤其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考評「空氣品質維護及改善工作績效展現成果」已連續13年榮獲直轄市組特優的肯定,且截至今(111)年6月為止,空氣品質指標(AQI)良好(小於50)比例仍為六都第一,污染物減量PM10達301.6公噸、PM2.5達268.6公噸、NOX達4,459.4公噸。此外,PM2.5的管制成效也相當顯著,109年平均濃度下降至13.4微克(μg/m3),低於國家標準值15微克(μg/m3),今年(111)年上半年更降至12.1微克(μg/m3),連續3年低於國家標準值,顯示桃園空污管制是成功的。 鄭市長表示,在綠色交通發展方面,桃園是各都的領航者,為加強管制,市府推出七星管制策略,包括柴油車排煙定檢;分別於中壢區及龜山區各設立一座柴油車動力計排煙檢測站;與台塑汽車公司、太古商用汽車公司、永德福汽車公司、裕益汽車公司及長源汽車公司等5家保養廠合作推出「柴油車保檢合一」服務;成立逾百隊低碳車隊;率先全國推動檢測E化;推動生態物流及空氣品質維護區。這些努力不僅使一、二期柴油車佔比從58%下降至28%,降幅約3成,定檢率也提高2倍,顯示桃園無論在淘汰老舊柴油車,或執行柴油車定檢工作皆有很好的成果。 鄭市長提及,位於龜山區的「柴油車動力計排煙檢測站」於106年落成啟用,107年即取得TAF品質認證,其設計更是打破一般大眾對於檢測站髒、臭、暗的不好印象,是一座具黃金級綠建築標章的柴油車檢測站,且擁有雙檢測線,大幅提高檢測效率。 鄭市長也說,桃園在電動機車推廣方面,一直是全國的領航者,無論是成長度、充電站或換電站的普及度都是六都第一。目前桃園電動機車已突破8萬5,000輛,二行程機車數量從升格前15萬5,000輛,減少至2萬6,000輛;另外,GoShare、iRent,或是YouBike等共享運具系統在桃園也發展得非常好,因此市府今年預計再投入2,000萬元經費,持續擴充建置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,讓YouBike站點更加普及。此外,桃園也推出全國最高的購買補助「電動機車Easy購方案」,並特別規劃「防疫英雄專案」,希望藉此鼓勵市民多多使用。 鄭市長表示,桃園不僅是工業重鎮,物流運輸業也快速成長,顯示桃園在推動低碳轉型工作上更顯重要,更曾被國際組織ICLEI指定為生態物流主席城市,因此,市府未來將持續努力,除積極推動5大物流示範區外,也期盼桃園以作為全國低碳轉型領航者的角色,將桃園減碳、減排的重要策略,提供更多數據讓大家參考,讓台灣變得更好。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,桃園不僅劃設第一處「桃園國際機場空氣品質維護區」,這次再率全國之先,將林口長庚醫院納入空氣品質維護區,並與中華郵政物流園區與華亞科技園區共同劃設為「龜山三環空氣品質維護區」,尤其民眾對長庚醫院的醫療需求度相當高,相信將院區納入空氣品質維護區後,對市民的健康更有保障。沈副署長也說,桃園在鄭市長的帶領之下,環保工作績效持續交出亮眼成績,是值得全國各縣市學習的典範,充分展現市府團隊維護市民健康及環境品質的決心,未來環保署將持續與桃市府合作,繼續努力,共同守護國人健康及環境品質。 沈副署長也談及,龜山柴油車動力計排煙檢測站是全國唯一黃金級綠建築,其結合太陽能光電板發電系統、雨水回收系統、地道通風節能系統、綠屋頂系統、景觀池、公園化鐵馬驛站、電動二輪車充電設施、景觀玻璃帷幕等,且服務對象不僅只提供桃園市柴動車車輛車主檢測服務,也可為全國的柴動車車輛車主提供服務。 今日包括市議員林俐玲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沈志修、市府環保局長呂理德、龜山分局長蔡啟仁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、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局長蔡季芬、華亞園區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主任黃憲慶、台塑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勝光、太古商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忠、長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處長劉圳和、永德福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平鎮廠廠長陳連豐、裕益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部長黃仁煜、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廠長陳加明、PC HOME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理張晉綸、汎航通運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陳建宏、國光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副理洪銘權、統聯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組長衛謙宇、桃園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理莊鎮州、三重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組長陳文中等均一同出席記者會。
了解更多 -
媒體報導全球碳排最大戶,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永續城市政策?了解更多